情绪化的表达、非理性的评价、哗众取宠式的论调,只会暴露肤浅,不会收获点赞
日前结束的土耳其女排联赛决赛,朱婷效力的瓦基弗银行队夺得冠军,但比赛打得是一波三折,围绕球队和朱婷的声音也大起大落。
瓦基弗银行队首战轻松取胜,朱婷一人独得25分。赛后,网上一片狂赞:“厉害了,我的婷”“朱婷是名副其实世界女排第一人”……谁料,之后瓦基弗银行队连输两场,消息传来,瓦基弗银行队主帅古德蒂的临场指挥、二传纳兹的传球选择颇受诟病;朱婷也因为第三战成功率不高,被认为输给了对手伊萨奇巴希队阵中的博斯科维奇,“水平越来越低”。甚至还有人翻“旧账”佐证:瓦基弗银行队本赛季联赛首场失利,对手正是伊萨奇巴希队,而那场比赛,朱婷和博斯科维奇的得分比是5∶23。
好在瓦基弗银行队此后直落三场夺得冠军,朱婷也凭借稳定表现获评赛季最有价值球员,实现了留洋后联赛、杯赛、超级杯、世俱杯、欧冠的“全满贯”。
“变脸式”评论时下太多了。中超、中职篮场上场下莫不如此,“赢球夸成花,输球踩成渣”。不由得让人感叹:客观看比赛,理性对输赢,难!
这是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来源和发布渠道既多且杂。有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因为信息失准,报道评论难免失之偏颇,但若罔顾事实、肆意揣测,那就有些突破底线了。
其实,竞技体育竞争激烈,运动员状态有起伏再正常不过,观众更是全情投入,难免会有“怒其不争”的瞬间。若是有不成熟、不负责的报道评论,引来“键盘侠”,挑起“口水战”,则既消费运动员,也误导旁观者,既额外增加了球员、队伍的压力,也不利于球迷情绪的正常纾解。
当然,在风云激荡、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更多的是理智的媒体和球迷,在运动员表现低迷时给予宽容理解,而高歌猛进时则不吝善意提醒,“赢了未必一起狂,输了一定一起扛”,令人钦佩。相比之下,情绪化的表达、非理性的评价、哗众取宠式的论调,只会暴露肤浅,而不会收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