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一班两队千人参与——小学校园里的班级足球联赛
新华社记者周勉
“西班牙”“德国”“冰岛”……28日下午,俄罗斯世界杯32强球队“出现”在了清华大学附小昌平学校的操场上。学校每个班级的所有同学都身着一支世界杯队伍的球衣,开始征战新一季的“班级足球联赛”。
正式比赛的开场哨还没吹响,孩子们在开幕式的入场秀就比拼了起来。“代表”比利时队的班级不仅由两名旗手举着比利时国旗入场,全班同学还戴上了定制的代表比利时国旗颜色的黑黄红三色假发。身穿法国队服的同学们除了系上红白蓝三色头巾,在脸上也抹了油彩。更有不少球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跳着啦啦操打着竹快板,一边入场。
开幕式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并得到旺旺集团资助。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建国代表基金会向昌平学校捐赠了一批体育器材,随后和中国足球协会青少部高级主管郭潇一起为“揭幕战”开球。
三年级2班的球衣是德国队,当记者在班里寻找采访对象时,大家纷纷推荐一个名叫袭铭妮的女同学。尽管接触足球才两年时间,但袭铭妮已经成为校队的一名全能主力,不仅能踢好几个位置,还曾在全市的比赛里一场打入10球。但她球衣背后并不是13、18这些代表德国队传奇的号码,而是14号,这让记者有些好奇。袭铭妮告诉记者,原来每个人的号码并不是按场上位置和实力来安排,而是按照学号。
除了昌平学校,班级联赛在清华大学附小的另外几个校区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附小本部五年级2班班主任李红延对此深有体会。去年,班里抽到的代表队是波黑,大家一开始对这个东欧国家并不了解,为了精心准备开幕式,孩子们给波黑驻华大使馆写信,在使馆工作人员帮助下,全班得到了开幕式“最佳创意奖”。更让李老师没想到的是,在学校教练和两位足球科班出身的家长调教下,不仅全班甩掉了多年联赛“副班长”的帽子,还让班上好几个沉迷网游的同学彻底摆脱了对IPAD和手机的依赖。
清华大学附小德育主任梁营章介绍,班级足球联赛至今已经举办了7届,每个校区每个班都有男女两支队参赛。“以附小本部为例,去年共有46个班级92支球队一共打了192场比赛,上场学生超过1600人。”他告诉记者,在清华附小的所有校区里,足球等体育器材从来“不上锁”,学生们随时想踢随时可以自己拿。“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次大课间充分保证了孩子们运动的时间。”这让清华大学附小的孩子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特征——“皮肤有点黑,胖墩比较少”。
不止班级联赛,在如今的清华大学附小,足球已经成为超出它本身的重要教材。在“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男女齐上阵”的氛围里,清华大学附小还通过“最有价值球员排行榜”等评选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一个孩子并不是球技好就能位列前茅,我们更看重他们通过比赛和训练所展现出来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和独立自主等品质。”梁营章说,这最终会让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