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体育成都4月16日电(王梦)冬奥会已经进入北京周期,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最大程度开发运动员潜能成为关注点。近日,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兼北京2022冬奥会科技专家组成员吴昊接受新华网体育专访时表示,奥运金牌从来都不是孤立事件,这种基于复杂人体之上的成功,越来越依靠集成内外条件系统,也是一道道精准满足求证条件、已解题的方程。
吴昊认为,可以运用新科技构建奥运备战新的生产关系,以建立具体奥运项目的金牌模型。奥运科技备战与助力的实体逻辑,就是要“把夺金拆成问题,把问题转化项目、把项目聚焦攻关、把攻关产出方案、把方案形成支撑,把支撑推向引领。”吴昊说。
吴昊表示,2020东京夏奥会、2022北京冬奥会实现金牌新的全面突破,在全面备战阶段的科技助力工作是否有针对性、融入性和过程性十分重要。而能否持续发挥最大效能、成功助力并引发积极的 “长尾效应”,当下奥运科技助力的系统关键在于是否处理好三大关系和三大原则。
其中提到的三大关系,涉及科技发展对象、科技项目定位、科技资源整合。具体表现为正确处理好人和装备、研究和训练,以及夏奥会科技资源与冬奥会备战的关系。
吴昊认为,运动员也从来都是决定成绩的主要原因,在科学备战的同时一定不能离开这个主要矛盾。国家队的教练员,本身就是参与科研的人员,每天在进行“研究性训练”的事实不可替代。此外,要及时汲取夏季奥运会科技助力经验教训,夏季优质科研团队跨季助力冬奥的方向值得推进。
吴昊还表示,奥运科技备战的走强之路,取决于是否基于备战一线导向原则、最佳优势整合原则、开放迭代发展原则三大原则。只有以保证奥运全局与个项互动调控、有序,才能保证奥运备战成果的整体利益最大化。